怼周刊-W252¶
~ 预定 7w220214 2042 发布
长期主义
每天一点点
坚持不放弃
慢慢来比较快嘛?
DAMA
- 主编: 大妈
- 责编: 所有怼员
Activity 活性¶
社区当前嗯哼程度
::.
gen. at 220213.230100.6557
怼员 | 怼力 | 数值 |
---|---|---|
.::
propose 号召¶
- |蠎周刊 |汇集全球蠎事儿 !-)
- 俺私人嗯哼了5年了
- 邀请大家一起来, 每周嗯哼
- 每周例怼后, 无论是否列席, 大家都在
故事->怼印象
中追加当周 top3 感触
Achievements 成果¶
~ 各种成品/半成品 内部知识作品
分享上周值得分享的:
有趣/有料/有种
好事儿, 以及和怼圈的关联.
怼周会果断变成深夜成人 故事会
系列:
- 值得连载的有:
- 阿凡: 中国传统文学简史
- YB: 新职场故事经
- JY: 算法故事集+保险经纪人扫盲
- Dr.杨: 面向死亡我们应该讨论什么?
- 非蓝: 储能技术史
- 准备连载的有:
- Zoe+Erica 漫生活故事集
- 医学影像简史
Stories 故事¶
~ 收集各自无法雷同的怼圈真人故事...
impression 怼印象¶
~ 例怼中感触最嗯哼的 top3 感想
( ̄▽ ̄)
:- WYB: 如何开展论文以及和陌生人说话
- LJF: 为何家会伤人
- JII: 牙不好,其它也难以好, 美国反对美国
- Zoe: 英文对话水平和英文水平
> 是也乎( ̄▽ ̄)¶
- 渔: 远景嗯哼
- blog.zoomquiet.io 重构/加速
- 樵: 各种应激
- ?.5h usdt->BTC
- 耕: 长期积累
- ?.5h Yaz 动画脚本H4C++口语化
- ?.0h Vlog/ 什么是蟒营®?
- ?.0h 22CC 校对
- ?.5h Udemy101 ending...
- ?.0h DU重构wiki
- ?.5h Yaz 动画脚本H4C++口语化
- 读: 念念不忘
- ?.5h Echor/Fb+Twitter+LinkedIn+Ins.+...
- ?.5h event/ GDG|TFUG
- ?.0h QPy+Pi
- ?.5h cqxl36.umu.cn
- ?.5h 接引 Elixir
蟒营®
蟒营价值源自真诚的探索
治疗视而不见笔记最有效
不懂就问是课程关键行动
编程实力积累必须要编程
- 写作就是自己对我的陪伴
- 写作就是写作最大的回报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220213 KJV ++ ...
呢喃/ NN4653
作业/gc7e07¶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线下友谊, 如何维系改善'中圈'关系, 或者如何识别站队式派系交情的实质, 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
此处作业是王佩老师 "好中文" 写作班练习题; 刚好今天是 "世界无线电日", 可以结合起来聊聊;
148年前,马可尼 在 博洛尼亚大学 用电磁波成功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 完成无线电发明; 将人类远程通讯从只能异步一下子拓展为可以同步进行; 什么意思呢? 以往远距离通讯只能通过视觉或是声音, 比如非洲人用鼓声进行视距外通讯, 但是, 并没使用编码, 而是类似聊天方式, 反复用不同音调来校对双方是否真正理解想传达的意思, 效率很低, 经常是双方相距20公里咚咚咚聊了一小时, 才传达了一个:"后天一起去河边打猎"这种消息; 中国古代先进一些, 通过烽火台, 约定了狼烟形式, 白天升烟夜里举火, 可以接力方式将边关消息快速传递回都城...等等诸般举措都是同步传输, 可惜效率极低, 最多传达一个事先约定好的状态, 具体情况无法传递; 直到创造了文字, 可以将大量信息记载在竹简/纸张上, 然后通过运输信息载体来完成数据的传递, 这就是异步通讯, 必须等待数据完成物理空间的传递才能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空间里完成读取; 直至无线电发明, 并配合 莫尔斯电报码, 人类才能以光速, 基本同步速度来完成远距离通讯; 不过, 虽然技术进步了, 可也引发其它问题;
作业中提及的"中圈", 可以说是从IT领域近年火爆的"中台"架构演化而来;
什么意思呢? 虽然无线电可以进行实时同步通讯了, 但是, 依赖编码和解码, 即便是后来可以直接传送模拟/数字化语言/图像/视频, 本质上都是要对实时信息先进行编码, 然后载波发送出去, 到接受端再实时触码播放出来; 这一过程, 在通讯只有两端时还好, 可系统/人际关系一复杂, 变成多层结构时, 经常出现通讯双方中间隔有很多次编码再触码的过程, 任何一次转换出现问题, 或是意外插入其它数据, 都将造成最终消息失常的现象, 不得不重新尝试, 或是切换另外一组链路, 造成信息变形/遗失/错漏/...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恢复简洁结构, 将以往必须穿过多种系统/节点的系统结构, 用一个"中台"层, 将复杂的转换, 变成统一代理, 无论系统演变多复杂, 将网状关系, 变成简洁的层级/星状关系, 就完成了数据通讯过程的简化, 提高效率, 减少问题出现场景...
线下友谊, 其实和线上关系并无绝对差异, 关键在这类关系是否能起到 "中圏"/中台的作用; 先不说生活意义, 这个话题太大太重没办法断言样定义; 但是, "派系交情" 很字面含义, 大家都深有体会, 而且最反感的是 "被派系" 比如编程领域中 用空格和制表格 的好象天然分了派系, 可其实, 很可能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就在使用不同缩进方式, 又或是通过工具的帮助, 自动/智能的无缝完成合理转换, 毕竟这只是不同技术栈的细节约定而已和世界观/人品/...毫无干系, 不过是圈外观众们起秧子架哄子自嗨起来将我们给派系化了而已;
所以, "中圈"友谊在俺看来, 就是破圈连接层, 如果能遇到并纠结起4.2人以上, 每位都有42种以上身份/爱好/社群/...也就是, 这一硬核小群体, 可以作为中台, 流畅接触到自己其它所有社会资源时, 即可视为 "中圈", 就变成自己和现实线上/下不同世界的统一接口层, 这种 "中台" 部件, 都是越用越流畅, 只有加大使用频率才会发现联接不同关系网时更好的调用姿势, 双方也能碰撞出更多有趣/有用/有种的小成果/作品/输出/..., 也就是说, 不要想维系, 而要折腾, 越折腾, 这 "中圈" 才越坚固, 越鲁棒/Robust, 越来越有味儿, 就象那些几十年的老卤汤, 五味调合的醇厚, 并不是那么多年追加的调料, 而是卤过的各种食材带入的种类丰富的氨基酸哪....
您说对不对?
220212 KJV ++ ...
呢喃/ NN4652
34年前, 中国第一家专业搬家公司注册成立; 不过, 日常几乎没几个人使用过这种服务; 原因很多, 最关键的还是中国老百姓没有随便搬家的习惯; 一般只有部队/工程队/公司/... 业务原因不得不经常搬迁时, 才有自己的搬迁团队或是使用第三方服务; 而且通常在中国的搬家服务也只是管单纯的运输, 和日本/美国对比有非常大的区别; 先说日本, 以个人偏见, 人家早已专业化到提前一个月预约以及流程标准化到全体公民都清楚的地步, 无论从电影/动画片中都可以看出清晰的过程:
0: 预约
1: 上门清点
2: 对应提供所有规格的纸箱以及打包工具
3: 自行对应根据清点结果逐一入箱
4: 准时到达, 先对搬运路线全程进行保护(安装临时护板之类)
5: 按照固定次序从外到内搬运纸箱到车中
6: 运输到约定目标地址, 按照搬出流程的逆过程, 重新来一遍
最后, 确保在出发时每个房间有什么箱子, 箱子堆放次序是什么样, 到了新家也完全一致, 以便户主可以快速完成复原...简单说, 就是将文物建筑迁移的过程, 简化标准化应用在家政服务上了; 美国又有不同, 最极端的, 人家是连屋子一起搬迁, 因为美国森林资源丰富, 如果不在大城市的话, 多数都是全木质独幢住房, 公路交通又发达, 所以, 有的搬家选择加固房内物品后, 直接用专用底盘将整个儿房屋拖上来, 从公路去目的地, 安置好,接上水电, 完事儿;这种作派主要原因是人家搬家几乎是每年要折腾一次, 次数多了, 就折腾出花儿来了...
等等, 为什么普通人也经常搬家? 如果非要解释的话:
人家从来没有户口这东西,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 追随更好机会, 去另外一个州生活/学习/工作, 是普通人调整状态的自然选择, 反而是拥有土地/产业的富人们不怎么搬迁(这也和中国相反); 不过, 说到底, 是否搬迁是另一回事儿, 搬迁时太麻烦太乱又是另外一件事儿了, 这事儿反而有办法从根儿上解决, 大家观察探险家/军人/户外运动爱好者/Prepper/... 就可以感觉到, 如果将日常用品精简到一个小背包, 不依赖其它各种大件家具/杂物/... 那么, 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手一背就出发, 当然也就不担心任何情景的搬迁了, 对不对?
220211 KJV ++ ...
呢喃/ NN4651
19年前的今天, 相声大师 马三立 逝世, 当初以及其后并没引发大众关注; 但是, 德云社 火了后, 慢慢还是能品出来 马老 的可贵; 之前看相声, 是的, 知道马三立还是通过电视, 没机会现场感受过, 隔着屏幕最直接感受是: + 这老头好瘦 + 就一人在那儿说, 好冷 + 讲话速度忒慢 听多了, 才回过味来, 这不就是中式 talk show 嘛? 不过, 和国外的不同, 还是相声, 还是说别人的事儿, 不象 脱口秀 单说自己的事儿; 这里难在哪儿? 不象对口/群口, 前后有搭子, 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应该如何接, 有个准备以及配合, 除说话之外还能折腾其它盘外招, 单口不行, 一句接一句都是自己, 无论制造什么场景都是自个儿一句句铺垫, 半点儿停不了, 而且不象对口, 可以不时的夹些过门儿, 听众也可以缓一下, 捋一捋剧情, 单口, 一般就是单篇笑话, 没办法象对口可以来个长篇连续剧; 不想出错, 又能带动听众沉浸, 最简单的办法也就是降低语速了, 可这是画地卖艺, 又不是国务院报告, 语速一慢, 就感觉是副国级干部讲话, 一快又 got 不到递进的扣儿, 所以, 这语速也真只有 马老 控制的洽洽好;以致于, 想想还真没那一位能插入这一独特的节奏中, 也正好吻合这种闷騒瘦老头形象...可惜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已成绝唱. 对比现在 奇葩说 等语言类节目, 所有人的语速都是马老的5倍以上, 可大家能记住的段子有几个? 都是笑完就完了, 亳无具体印象, 只记得谁容易急, 谁背数据多等等...为什么? 不是, 等等, 俺就一普通程序猿, 为什么总是放不下相声艺术呢?
关注一下哈勃望远镜太空维修技术不好嘛? 万一掌握了, 以后失业也有个去处呗? 可放心吧, 这基本不可能, 钻研相声艺术, 到老实在写不动代码了, 去作个司仪什么的也是个靠谱的可能, 上太空维修即便是所有知识都能死记住, 可对应专用器材没机会上手熟练, 那是一点儿用也没有. 所以? 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 令人快乐永远是刚需能力了, 只是看能以什么渠道有效输出给大众...
220210 KJV ++ ...
呢喃/ NN4650
64年前的今天, 马老提出"新人口论"差点被打成右派, 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才得以幸免; 但对应提出的"计划生育"变成国策严格执行起来, 可惜只执行了一半, 控制人口, 却没及时完成人口质量的提升, 改开30年, 依然多数靠劳动密集型产业, 导致去年全国人口净增长仅仅48万, 中国不象其它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倡导移民来弥补生育不足, 中国一直是向外移民大国, 想入中国国藉不比考入长春藤简单...所以, "计划生育"内容就开始反向宣传, 二娃/三娃/...N娃, 很可能变成刚刚解放那样儿/谁生9个娃就可以去北京见主席... 其实世界各国, 纵观历史, 愿意多生娃的原因无外两种:
0: 穷, 只能将后代当成劳动力来储备, 多生娃, 多开荒, 多打粮
1: 富, 必须多生娃, 多分封, 才能多占地, 内部自由竞争, 长久发展
可本质上是相同的, 都是对未来有明确的假定以及对应信心, 其它外部资源难以控制, 只有生育是唯一可控努力, 从而主动进行持续生育. 当然, 也因为其它配套资源积累不同, 穷人多生和富人多生, 后代受到的教育自然不同, 导致越穷越生, 越生越穷... 进而现在, 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后, 大家学历也普遍提高到中专以上, 开始关注自身生活品质以及后代幸存几率; 看明白现实后, 不敢生, 甚至于不敢恋爱/结婚, 这就是社会结构性缺陷了:
- 需要高质量人口来持续提升生产效能
- 可高学历人口却没有提升自身阶级/生活质量的渠道, 导致和隔壁农民相比并无绝对提升, 甚至于比自己低学历父辈更加差
那么, 第一代高学历人口, 自然不会选择生育, 放弃后代, 这种决策在生物学上几乎等于自杀, 也就是切断了自身基因延续的可能, 正常人通过理性思考后, 战胜生物本能, 成功对抗来自 DNA 的冲动, 这种意志力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是伟人级别的了, 因为这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几十年无时不刻的冲动, 就这么简单的给抵抗了? 哪儿那么简单, 要不是日本人民老师们的努力, 以及其它情趣产品的爆发, 普通人得全体昄一才可能确保社会和谐前提下禁断生育行为... 这种大规模海量放弃生育的现象, 要是上世纪来看, 简直就是最疯狂的科学幻想体裁了, 要是可以将之提纯为一种药剂或是社会方法, 简单就是真正灭国级武器...
现在需要的是 "新新人口论" , 拿什么来扑救对未来的绝望?
让俺来建议: 开始编程吧.
220209 KJV ++ ...
呢喃/ NN4649
2622年前的今天, 李耳/李伯阳 出生,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一名国家图书馆馆长, 算是给后人开创了一种卓有成效的扫地僧模式: 嘦将当前能收集到的所有文献/典集都看光, 看懂, 就一定能综合出不得了的作品; 中间无论史记的司马迁, 还是九阴真经的黄裳, 甚至于一直到现代, 王朔也是看光三大屋子的退稿, 掌握了那个时代多数真实人物故事后, 综合出 渴望 ...
就算是学术领域标准成果的论文, 也有很大比例是综述而不是原创新论点; 原因其实, 并不是综述最简单, 而是越来越难;
回想当年老子出关留书时, 整个儿天下, 以国家之力能收集整理典藏起来的书简, 不过上万册, 加起来的字数应该还没有 起点 随便一部穿越小说的总字数多;可现在无论细分到多细的一个学术领域, 积累的文件/图表/视频/录音/...各种媒体资料要是转换为单纯文字的话, 都是几十亿字起步, 任何一个正常人, 终其一生已经不可能将一个领域所有资料看一遍了, 因为, 不象老子当年, 可能几十年没有一部新书出现, 现在每天每秒对应领域都有新资料被记录/发表, 单人对资料的通读速度已经赶不上资料/信息/数据的生成速度了;
所以, 综述性论文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足够综述, 也就是真正综合了领域所有资料/观点的一个客观综述, 而不是部分资料基础上的私人偏见... 这其实和软件工程中完美产品/功能一样, 也只能是种理想模型, 落到现实中, 只能有原则的取舍, 什么原则? 抓住主要矛盾, 比如一个财务系统, 最关键是要确保每笔交易数据可以切实在约定的字段上精确写入, 并且能用标准财务统计办法实时核算通过, 无误差...那么, 界面/颜色/响应速度等等和核心业务无关或是关联不大的功能点, 优先级就得放低集中力量解决关乎系统是否可用的功能点上, 最终交付的, 也就有了所谓行业味儿, 一看就是银行系统, 呆板可键盘操作... 主席当年的矛盾论, 其实已经算哲学著作了, 虽然是针对当时统一战线原则的思考, 但是, 抽象的足够高, 也就具有了足够大的普适性, 值得反复读, 理解应用.
普通人日常面对不断内卷的社会, 核心矛盾是什么? 当前主要矛盾是什么? 次要矛盾是什么? 如何解决?....是每天都值得思考的事儿哪... 当然, 思考后更加焦虑了, 也可能, 此时怎么办呢? 方法有3...
220208 KJV ++ ...
呢喃/ NN4648
194年前的今天, 凡尔纳/Verne 诞生, 过往几年日历卡都嗯哼过大师, 毕竟是俺儿时世界观关键构成成份嘛, 不过, 今天想说翟博士的事儿; 要说 凡尔纳 以一己之力提高了人类想象空间, 老凡自己都不敢承认吧; 不过, 大家公认, 3年前的今天爆出的学术门事件, 人家翟前博/硕士的确真.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中国高级教育学位管理流程; 那年之后, 中国历史上遭遇扎小人次数最多的人, 应该有人家翟前博/硕士了; 因为, 所有院校都下了文件, 所有学位要从严审核, 瞬间以往说好的学位, 都危在旦夕, 不得不加班加点分散抄的内容, 重新组织语言...何其折腾人也. 虽然, 这是好事儿, 可问题是突然一刀切全部重审, 无论供求双方都很痛苦, 这种痛苦超越了带来的好处; 好吧, 也可以说这样折腾, 从重从严可以立威, 就象以往的"严打", 用强烈的行为, 给所有人一个信号, 国家是认真的, 没有侥幸空间; 可总感觉哪儿有问题, 比如哈, 学术门爆出的问题之前, 肯定有相似情况, 涉及明星也不少, 只是人家低调没敢这么玩人设; 那么那些相同操作获得学位并以此获利的明星, 是否要追查/追回学位? 以什么为界限? 论文有 20% 抄的收回, 19% 的不用?那这种界限有什么科学依据? 法律/法理/法治/...从来都是有人情在的, 只是近年随着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 类似界限已经越来越难以人为界定了, 所以, 有 AI 执法的倾向, 可以精确根据各种行为/责任来划分, 比如一次多辆自动驾驶追尾事件中, 可能根据大数据自动判决:
0: 引发事故的快递小哥责任 10.42%
1: 不当停止的人工驾驶车辆 责任 24.2%
2: 意外提前拐弯的自动驾驶车A 责任 13.52%
3: 不当加速的的自动驾驶车B 责任 21.42%
4: ...
每个比例都包含上千种证据以及法律依据/引用... 辩护律师也必须运用超级计算机来还原精确到纳秒级别的事件过程来抓住自动交通事故判定系统的问题...这样法律就等于变成高频交易一般的算力竞争, 有钱买得到算力的一方最终能胜利...
这个趋势也不对劲儿吧,
那么, 在 AI 时代, 法律应该如何发展才 hold 住这种变化呢?
220207 KJV ++ ...
呢喃/ NN4647
17年前的今天, 美国正式宣布郎平担当主教练, 3年后在北京奥运会上, 率领美国队意外获得银牌; 这段传奇, 电影: 夺冠/LEAP 中有描述; 当时看完电影也一直在奇怪为什么要接受这一职位; 现在回头再查, 很多资料公开了, 才知道, 纯粹为了生活; 对比足协, 女排虽然获得的荣誉多N倍, 但是, 获得的资金是相反的, 甚至于作为代表人物的郎平退役后, 都无法获得能维护有尊严生活的收入, 即便是已经在多个国家执教成功后, 一身伤病在国内无法治愈, 去加拿大治好, 却因为费用太高无法承担, 而国家体育总局拒绝报销一部分, 而不得不接受美国女排总教练职位...等等, 这比较凡尔赛哪...
普通人呢? 到郎平这个年龄, 真退休了, 能靠什么收入得以善终? 今天初七, 多数人必须恢复正常工作了, 对的, 工作就是答案, 无论体力/精力如何, 嘦想工作, 总是有合适的工作可以干起来, 嘦进入正常社会生产活动中, 就能创造价值, 获得报酬, 就不怕饿孚街头; 问题来了, 什么技能可以确保你100多岁时, 精力体力很有限时, 依然可以从社会上获得足够回报? 答案至少有三...看大家能想到哪些, 欢迎回复公众号公开讨论.
Recommedations 推荐¶
~ 嗯哼各种怼路上发现的嗯哼...
Postscript 后记¶
~ 怼周刊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和能怎么...
大妈曰过: 参差多态 才是生机
问题在 参差
的行为是无法形成团队的
Coming together is a beginning;
Keeping together is progress;
Working together is success!
<--- Henry Ford
- 所以, 有了 大妈 随见随怼的持续嗯哼...
- 但是, 想象一年后, 回想几十周前自己作的那些
图样图森破
- 却没现成的资料来出示给后进来嗯哼?
- 不科学, 值得记录的, 就应当有个形式固定下来
- 所以,有了这个
怼周刊
(Weekly 4 DU)
What is DUW? Why we make DUW? What are the possibilities of DUW?
Dama said, variety brings vitality. But various behaviors may make us hard to cooperate as a team.
Coming together is a beginning;
Keeping together is progress;
Working together is success!
<--- Henry Ford
That's why Dama keeps on debugging. However, as time goes by, maybe you would not remember these days clearly and spread your experience difficultly. What a pity! The valuable should have a fixed form to be recorded. That's why we make the Weekly for DU.
点击注册~> 获得 100$ 体验券:
订阅 substack 体验古早写作:
关注公众号, 持续获得相关各种嗯哼:
自怼圈/年度番新
关于 ~ DebugUself with DAMA ;-)
追问
任何问题, 随时邮件提问可也:
[email protected]